close



作者:自由的梅花鹿

心得名稱:自我療癒的審查過程

ISBN :978 986 398 051 3

中文書名:《勇氣心理學1小時讀懂阿德勒》

書籍作者:中野明

譯者:黃紘(ㄏㄨㄥˊ)君

出版單位: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5年4月

版次:第一版第一次印行

閱讀範圍:全書

內容摘要或大意

  《勇氣心理學1小時讀懂阿德勒》這本書作者中野明提到要將阿德勒的心理學系統性地介紹並非易事,理由在於阿德勒是一名「闡述者」而非「寫作者」,有關阿德勒的主要著作幾乎都是由學生或特約編輯所整理的。而本書的目的是希望提供一個架構,讓讀者能夠有系統地理解阿德勒主張的內容。」而他所提出的架構只用關鍵字來說明的話依序是:目的、自卑感、生活風格、社會興趣、人生的三項問題、勇氣。

  以下內容大意和摘要雖然寫很多,但其實是為了留作紀錄,如果要用最簡短最白化的方式介紹阿德勒心理學,我會說:「阿德勒是從目的論觀察人的行為,並且認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卑,而在幼年期左右就會形成個人的生活風格,我們活得開不開心,取決於自己的生活風格和社會群體的落差的程度。不過幸運的是,個人生活風格可以修正,而阿德勒心理學便是給患者勇氣修正自己的生活風格,逐漸邁向對社會有用的人的心理學說。」對阿德勒心理學更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斟酌再往下看唷!

[從目的觀察人的行為]

  作者認為阿德勒是一名個體心理學家、並且在觀察一個人的行為時,採取的是「目的論」而非「結果論」。什麼是目的論與結果論?書中在第86頁有較為淺顯的比較,以「為什麼事情會做不好」這個問句探討,結果論認為:「事情做不好是資質的緣故」;而目的論認為:「是不是運用資質的方法錯了呢?」換句話說,阿德勒心理學著重的並非資質本身,而是如何運用資質。阿德勒說過:「一個人即使齊備了在這個社會上製作一項物品所需的建材、權限、設備,以及人手,只要他沒有目的,也就是心中缺乏目標的話,這些外在的材料就毫無價值可言。」在在彰顯了目的(目標)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會自卑,關鍵在如何處理自卑感]

  書中提到,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卑感,因此有人將阿德勒心理學稱做自卑感心理學,並且告訴讀者要了解阿德勒所說的自卑感,必須先了解「劣勢」與「自卑感」的差異。劣勢在書中的介紹簡言之就是:自己比別人差的判斷;而自卑感則是:對自己的劣勢感到不如人或丟臉的感受。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可能負面產生出自卑情結的行為(例如:極度害羞、變得膽小、離群所居、優越情結、戀母戀父情結)也可以是正面讓人進步的原動力(例如:),所以關鍵是人如何處理、補償自卑感。書中第78頁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不陷入自卑情結?」作者回答:「不要悲觀,要樂觀思考」

[個人生活風格的形成與重構]

  什麼是生活風格?「人類在幼兒期形成的對於人生的根本態度,也就是每個人對人生意義的認知、要如何度過人生等屬於每個人自己的生存之道等,阿德勒稱其為生活風格」。近年的阿德勒心理學認為目標與生活風格在十歲左右,隨著各種生物學上的因素及個人周遭環境建構完成。「然而,賦予各種因素具備意義、實際建構生活風格的,最終都是每個人自己選擇。簡單說,同一件事情,每個人對它賦予不同的意義,而賦予意義的傾向就是個人的生活風格也因為生活風格是由個人去定義的,因此書中指出「生活風格是虛構的,所以若有不適當的生活風格,是可以重新建構的。

  重新建構生活風格的前提是,要先了解個人的生活風格。在以阿德勒認為個人風格形成於幼年期的前提下,他著眼於「最初的記憶」的探索,並認為「記憶之所以重要,是由於本人『一直認為』事情就是如此,以及他對它的解釋、他對於當事者現在及未來人生之間的關聯」。換句話說,記憶本身是否為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個人如何解釋這段記憶。

  接著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生活風格之所以會與適應社會之間出現落差,正是因為不用常識判斷,而只用自我邏輯的緣故。」什麼是使用自我邏輯?就是只會追求對自己有意義的事物,縱使他追 求成功,也只有他的得益,對其他人則無好處。

  那麼如果生活風格不適當,又如何修正?書中指出只要透過勇氣就可以改變錯誤的生活風格,但是多數人因為修正伴隨著痛苦,因此都傾向避免修正自己的生活風格。而什麼樣的人欠缺勇氣呢?「當發現自己脫口而出『的確是這樣,但是‧‧‧‧‧‧』或『如果‧‧‧‧‧‧的話』時,請務必嚴格確認自己是否正試圖逃避人生面臨的問題。」

[提升社會興趣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作者套用阿德勒的話來描述社會興趣──以「對同伴抱持關心、成為團體的一員、盡可能對人類的福祉有貢獻」為基礎的態度。欠缺社會興趣的人只用自我邏輯的態度思考,若是這種人變多了,作者指出會出現「草原的悲劇」──即大家共同管理草原,如果每個人都抱著沒差我一個的心態破壞草原,則草原將會消失殆盡的悲劇。為了避免悲劇,大夥要本著為社會團體(例如:家庭、地區、國家、人類、宇宙)有益的心態做出貢獻。在書中第122頁開始,作者提出了阿德勒的四種人格類型。以社會興趣的高低及活動性的多寡分為:

(一)社會興趣低、活動性低=1.索取者or2.逃避者

  1.索取者(又稱依賴者):此種人對社會指索取卻不付出,書中指出受溺愛而成長的人長大後可能會成為索取者。

        2.逃避者:受溺愛之人成為逃避者的機率也很高。其特徵是想依賴社會,但無法從社會獲得滿意的待遇,而不願面對人生的問題,書中以繭居族為例。

        (ps:阿德勒認為「在溺愛之下成長的小孩長大成人後,或許將會是社會中最危險的一群人」)

(二)社會興趣低、活動性高=支配型

      支配型人的特徵是喜歡權力鬥爭,善於攻擊,甚至會為了他人而攻擊自己,書中指出該類人有虐待狂的特質。

(三)社會興趣高、活動性低=阿德勒認為不存在此種人=有人將此稱為不行動者、評論家

    阿德勒認為社會興趣高的人活動力也會高,因此不會有這類人存在。但書中認為,那些知識層面社會興趣很高的人,若是活動性低,則屬於此類。

(四)社會興趣高、活動性高=對社會有用的人

         阿德勒認為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若不是此類人,則應以此為目標。那麼又要如何成為這類人呢?首先應確實了解自己處於哪一類人的位置,再朝此類人前進,但只追求向上提升,而非追求完美。

    1.如何提升社會興趣?

   (1)為他人貢獻,不能出於追求群眾肯定的心態,必須不求回報地追求他利

           (2)設身處地,不論地位,相互尊重。阿德勒說過:「沒有人在處於劣勢的立場,能夠不一邊感到憤怒或不快一邊忍耐,只要是同事、同伴就必須是平等的。並且也只有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時候,人們才能共同設法解決他們在日常生活上碰到的諸多問題。」書中補充「即使彼此之間是上下關係,也應該相互尊重,以對等的關係對待對方……」

           (3)立於不求回報、不圖感謝的態度

    2.如何提升活動力? 稍微幫助別人就好。

[人生的三項問題]

  阿德勒認為人生的三大問題分別是群體生活、工作以及愛,並認為只有具備十足社會興趣的人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書中補充,討論三項問題的前提須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而這三項問題並不是只要達成一項就好,「一項問題處理失敗後,一定會對其他問題造成影響。」

(一)如何解決群體生活的問題:

    群體範圍有大有小,人們同時隸屬於不同的群體之中,若想與群體有良好的關係,書中認為關鍵在於以常識為基礎對群體做出貢獻──不論是物質上(例如金錢)或是
              精神上的(例如感謝或慰勞的話語)都可以。除了對群體有所貢獻外,還需要多多溝通、擴大交友圈,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二)如何解決工作的問題:

    要對群體做出貢獻就需要工作,當我們感受到自己為組織帶來的貢獻愈多,就愈能從中獲得更高的價值感。」而選擇工作,須先了解自身優勢加以強化,而非補強弱
              點。但即使如此,人們仍習慣關注自己的弱點,因此找出自己的優勢就格外重要。作者認為「能夠積極參與的事情=優勢的泉源」。

(三)如何解決愛的問題:

    以伴侶為群體的單位,阿德勒認為「兩人的問題有其特定的結構,想要用解決一個人的問題的方法去解決是不可行的,想要充分解決這個問題,雙方就必須拋下自我,
              為對方奉獻才行。」書中補充,需要感謝伴侶、取悅伴侶、體貼伴侶、傾聽伴侶。

[給予勇氣的心理療法]

  阿德勒採行的心理療法簡言之就是替喪失勇氣的人給予她們勇氣,所以阿德勒心理學又稱為「勇氣心理學」,療法步驟如下:

(一)關係: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係。

(二)目標:發現目標的自我邏輯與隱藏˙的目標。

(三)洞察:協助患者理解他的自我邏輯與隱藏目標。

(四)重設方向:協助患者重找到更好的目標。

   須注意!

          1.不要把稱讚誤以為是給予勇氣:

                稱讚對方其實是一種產生上下關係的行為,因為人是透過稱讚,以高於對方的地位看待對方。而且稱讚有其危險──受稱讚者會將稱讚視為行動的報酬,當沒有獲得
                稱讚就會因此感到不高興或不安。因此,重要的是「表達感謝」而非稱讚。

           2.避免勇打擊勇氣的狀況,例如否定人格、不斷追究過去:

    「依據阿德勒心理學的步驟,與其探究過去,不如設定正確目標,並且與對方一起思考,如何用正確的方式達成目標」,「阿德勒心理學給予勇氣的方法,也可以說是
               使人從眼前現下這一刻就朝向正確的目標邁進的方法。

讀後心得:

  我必須承認,對我而言,不要說讀懂了,光是看完這本書就不只一小時了。雖然全書只有208頁,但因為是第一次接觸阿德勒,而且閱讀過程中會跟著思考過去經歷,所以大概花了我2個小時到3個小時的時間。不過讀心理學類的書籍還是很享受的,像是工作了一整天後泡在大浴缸裡般放鬆,可以療癒身心。

  接著要進入心得啦!

  在阿德勒的四種人格類型中,我應該是在「社會興趣高、活動力低」的這類人,雖然阿德勒認為不會有這類人存在,不過我很貼近書中描述的「評論者」,常常知道什麼事情是對群體有益的,但卻不會率先行動,而是吹一張嘴,指揮別人。雖然我的自我覺察是如此,但最近我在與家人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們認為我是「社會興趣低、活動力低」的索取者,凡事只想到自己,沒有對家庭付出,不會替他人思考的自私之人。對於這種說法,我很不服氣,因為我自認是個顧慮他人感受的人,在家裡也會幫忙做家事,憑什麼被說自私?但讀了《勇氣心理學1小時讀懂阿德勒》後,我靜下心來思考,發現我的思考方式可能是只用自我邏輯思考。我太常自以為是,先入為主地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有顧及他人,但是是否有顧及,其實要看對方的感受。當對方覺得沒有被顧慮時,那麼我又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替別人想呢?

  如果不想成為一個自私的人,我必須改變,因此我打算用阿德勒的心理療法開始一步步來治療自己!

  開始探詢自我後,發現我特別希望受到眾人喜歡,有時候我為了讓別人喜歡我欣賞我,常常答應不喜歡或是能力不足的事情,每次為了達成答應的承諾,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但往往的結果是,我不只討厭自己,也無法完成承諾,甚至賠上了別人對我的信任而屢屢道歉。

  為了避免這類情事繼續發生,我越來越不敢下決定,也不敢亂答應,漸漸地,我變成一個能不行動就不行動的人。但這只能解釋我活動力低的原因,因此我更深入思考為什麼在他人眼中我是欠缺社會興趣的?我找出「早期記憶」,不過雖然說是早期,其實也是大學之後的事情啦,一切的源頭或許都是來自一個標籤──法律系。我的父母從小對我抱有高度的期望,我為了滿足他們的期望,勉強自己,越來越不開心,因此我開始質疑「為什麼我要活在別人的期望之下?」遺憾地,雖然有了這個問題意識,但我仍然沒有做處相襯的行動,我表面上選擇默默承受他們對我的要求,私底下卻不甘心地擺爛自己的人生作為無言的抗議。日子一久,不甘心的情緒逐漸累積成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行動準則,我開始拒絕與他人溝通,自以為減少交集就可以逃脫期待的壓力。可惜我錯了,不溝通這個行為犯了阿德勒群體生活的大忌。要與群體維持良好的關係,須有良善的溝通,而我卻反其道而行,大幅減少群體活動,難怪關係越來越差,變成欠缺社會興趣的人。

  《勇氣心理學1小時讀懂阿德勒》說要設身處地。站在家人的立場,其實他們是受害者,因為欠缺溝通的他們只知道最後的結果是「我不讀法律了」放棄律師考試,卻難以得知我的心理狀況,所以才將我虛與委蛇的行為,定義為「欺騙」,罵我是「騙子」。對於這些否定的話語,我無從辯解,雖然我很想說我也是受害者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讓他們理解,畢竟這一騙就是好幾年,這段期間,我浪費了他們的錢財時間,消耗他們的期望和精神,他們會不能接受,我完全可以明白。

  現在該做的,就是思考該如何貢獻家庭?這也是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所在。我的家人認為,考上律師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貢獻,但偏偏我做不到,因此形成了兩難。對於未來的工作,他們也要我做法律相關的行業,但如果套用本書對工作的看法,顯然法律並不是我能積極參與的事情,並非我優勢的泉源。我喜歡的事情˙是文字創作,也希望能透過寫作賺錢,雖然目前還沒有出版過任何一本書,但已經可以透過投稿評論賺錢了,對我來說,這才是我的優勢;無奈地,對父母來說,法律才是我的優勢。

  所幸,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不要過度追逐過去,如果一直陷在往昔的錯誤也不好,能夠改變的只有現在和未來。我承認在與父母的相處模式的錯誤,我總是隱瞞真實的想法,不敢表達自己。從今往後,必須修正我的生活風格,確立新的目標──不再追求受人喜歡,而是誠實面對自己和他人做良性的溝通。書中提到自己如何給自己勇氣?改變想法即可。知易行難,我沒辦法立刻轉念,但我會告訴自己「我會更好的。」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討論自己的困境唷!

自由的梅花鹿~

arrow
arrow

    Free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